復雜的金礦選礦工藝
某金礦原有選礦系統處理能力達120t/d,采用兩段閉路磨礦-浸出工藝。磨礦系統由3臺φ1500*3000球磨機、2臺φ1200單螺旋分 級機和2臺φ250旋流器組成,磨礦效率低,一段磨礦采用溜槽毛巾抓金,重選回收率僅為10%;浸出系統由4臺φ4500*5000浸出槽和5臺 φ4000*4500吸附槽組成,浸出時間在42h左右。原有系統經過10多年的使用,設備嚴重老化,經常處于修停狀態,制約著選礦處理量的提高。
在保留老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磨礦處理能力達800t/d。該礦仍然采用兩段閉路磨礦-浸出工藝,由2臺2700*4000和 2100*3600球磨機、1臺φ3000單螺旋分級機和4臺φ500旋流器組成閉路磨礦,使用6臺φ7500*8000浸吸槽炭漿浸出,浸吸時間近 30h。
通過對原礦取樣進行礦物學分析,金礦礦石礦物組成簡單,為貧硫化物含金礦石,雜質含量較低,而金是前衛的值得回收的有價元素。原礦中粗粒金和部 分中粒金含量較高,占23.89%,為了避免中粗粒金在后續氰化流程中因浸出時間短而流失,應加強重選作業,提高重選回收率,達到早收、快收的目的。
針對原磨礦效果進行流程考察,磨礦作業的動力消耗占整個選廠電能消耗的30%-75%,凡是利用系數高的球磨機,都說明磨機本身以及全廠的生產 能力已經得到充分發揮;如果利用系數低,說明磨機尚未處于良好工作狀態還有潛力。從流程結果看出,老系統的球磨機利用系數和分級效率偏低,沒有達到良好工 作狀態,有一定的挖掘潛力。本著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減小投資的原則,對現有的工藝流程進行優化改進,增加選礦處理能力至1000t/d,提高球磨機利用 率,降低選礦成本,提高選礦回收率。
原礦中粗粒金占23.89%,含量較高。針對此情況,應強化重選,提高重選回收率,增加跳汰選礦和 搖床選礦,利用礦石密度的不同進行分選。首先,在一段球磨排礦中增加重選作業,新增1臺JT2跳汰機,2臺6S搖床,采用跳汰精礦-搖床-搖床精選-毛金 流程;其次,為了強化跳汰機重選效果,對2700*4000球磨機進行排礦改造,增加篩網編織的圓筒篩,將礦漿與粗粒和碎球分離,使礦漿更好的通過跳汰篩 面,避免粗粒和碎球在篩網上沉積;此外,沖程和沖次是影響跳汰選別指標的重要因素,因此,應適當提高跳汰機的沖程和沖次,以保證礦漿面在篩網上的松散度,并將礦物按密度分層。改造后,平均重選回收率達26.92%,比改造前提高了13.86%。
跳汰機——技術文章
- 2020-07-07跳汰機選礦跑尾嚴重是什么原因
- 2020-06-15確定能夠用跳汰機來選別礦石需要了解三個指標
- 2020-06-15跳汰機選礦是一種古老的選礦方法,從勞動人民開始
- 2020-05-22跳汰機在選銅礦時應該怎么合理運行?
- 2020-05-22怎么控制跳汰機的風和水?
- 2019-10-24分類過程中顆粒的運動特性直接影響跳汰機分層的結
- 2019-10-24跳汰機篩面的長度主要取決于選定后產品的材料特性
- 2019-10-23跳汰選礦設備_褐鐵礦石選礦方法
- 2019-10-23三久重工選鐵礦跳汰機設備復合鐵礦石選礦工藝
- 2019-10-23復雜共生多金屬鐵礦選礦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