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礦跳汰選礦經驗分析提高跳汰重選效率方法
跳汰選礦時,原料重力特性惡化是客觀和必然的,這就導致用跳汰機按密度分選原料的效率明顯降低。因此,利用非傳統的方法強化此種選礦過程是當務之急。這些方法是:直接在物料層中施加振動作用;有效利用有“浮動”沖程的流體動力跳汰周期;減低動力介質的水平流動速度; 采用人工床層,提高平均粒級(8(10)~0mm)礦石分選的視在密度;制造一種可使用水量減少到1/5~1/10的跳汰機,以改進床層的流體動力學參數。直接在物料層上激起的振動對跳汰過程的作用機理可作如下解釋。在跳汰分選物料的過程中,出現介質對顆粒運動的阻力。這種阻力是由動力介質的粘滯阻力和被選顆粒間的接觸干摩擦阻力所形成。在系統中的作用力的變化,在時間和空間上均具有偶然性。降低上述力的模數,會使跳汰機中的物料分層狀況改善。此結論基于一種阻力的概念。即阻止系統向平衡狀態過渡的力,在這種情況下,還會阻止不同密度的產品向“自身的”平衡層轉移。實際上,在被分選的物料層上,直接引進強度為0.4~0.8g的高強度振動元件,即可實現上述情況。
用跳汰機進行的試驗室試驗和工業試驗確定,沖程為1.5mm和沖次為40~50次/min的軌道振動,且在物料懸浮期作用取為有效。例如。在含錳礦石跳汰時,施加振動可使精礦的錳品位提高 1.7%~2.5%。同時,精礦產率增加3.5%~7.0%。在細粒礦石(3~0mm)跳汰時,分層的動力學特征是精礦層的形成速度。精礦通過人工床層的排放,取決于重顆粒的通過速度。在理想的分選過程中,在脈動流中應保持上述兩速度的平衡。但是,它們與跳汰的強度和流體動力學狀態的關系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果說排放速度隨跳汰制度的強化而增大,則精礦層的形成速度隨之降低,在有促使介質流紊流化和物料層結構混亂的超強跳汰制度時,精礦層的形成速度趨向于零。為了消除這種矛盾,提出按時間將精礦層的積累過程和精礦通過人工床層的排放過程分開。為此,可采取在介質的主要振動中,增加參數接近主要沖次的輔助振動。構成沖程不同,但沖次十分接近的振動,可形成“顫動”效應,此時總沖程在很小和很大值之間緩慢波動。在沖程很小時,由于形成了物料分層的條件,發生重產品(精礦)積累,而在很大沖程時,精礦排放。
跳汰機——技術文章
- 2020-07-07跳汰機選礦跑尾嚴重是什么原因
- 2020-06-15確定能夠用跳汰機來選別礦石需要了解三個指標
- 2020-06-15跳汰機選礦是一種古老的選礦方法,從勞動人民開始
- 2020-05-22跳汰機在選銅礦時應該怎么合理運行?
- 2020-05-22怎么控制跳汰機的風和水?
- 2019-10-24分類過程中顆粒的運動特性直接影響跳汰機分層的結
- 2019-10-24跳汰機篩面的長度主要取決于選定后產品的材料特性
- 2019-10-23跳汰選礦設備_褐鐵礦石選礦方法
- 2019-10-23三久重工選鐵礦跳汰機設備復合鐵礦石選礦工藝
- 2019-10-23復雜共生多金屬鐵礦選礦設備